柳宗元與韓愈同倡古文,同主文以明道,然而,傳世柳集中,卻有〈河間傳〉一文,以極大膽之筆法書寫女子淫慾,觸犯社會禁忌,因此,歷來讀者紛紛加以指斥,甚或疑為偽作。本文乃先梳理其文、考察諸說,探明其文背景、寓意,而後就其筆法觀其用心,知其意在逼使讀者正視「人欲」,深切反省、自制;而他之所以作〈李赤傳〉、〈蝜蝂傳〉、〈宋清傳〉、〈哀溺文〉、〈招海賈文〉、〈吏商〉諸文,也都是出自憂世、「急民」之心,唯恐慾令智昏,故寧極力舖陳利害、寫其溺狀、險狀、醜態以警世人,亦不暇從容言「道」。這樣的書寫,直指人心、人情,雖被指為戲言,斥為穢褻,卻皆有助於修身,有益於世道,自是可以「明道」、「輔時」之文。近人謂韓主心性、柳重外王,然由本文所論便知,柳對士人內心修養亦頗重視,才會對「人欲」多所省思、書寫。其後,宋儒對人欲問題更加關注,進而主張「存天理,去人欲」,於此已見端倪,此亦唐宋思想變遷中極可注意之問題,有待更多探討。Both Liu Zong-Yuan and Han Yu promote ancient-style prose and advocate that literature is to clarify the Dao, but in the “Story of He-Jian,” Liu breaks the taboo against writing about a licentious woman in a daring and audacious style. This is why Liu has long been denounced and it has long been doubted that the work is a fake. This paper examin...
ロシアの研究書、中国の近人、梁啓超を対象とした内容につき論述する。著者は資料として『専集』、とりわけ、そのうちの『新民書』などを選び、中国近時の1898~1908年という時期に彼の国の政治が、君主政か...
以鲁迅和林语堂的博识,他们对中国人及其社会的见解必然值得我们深思。本文从鲁迅《阿Q 正传》、《祝福》和林语堂《吾国与吾民》整理出两方面相近的观点:一、 中国人的缺失,尤其是他们怯懦、消极、老猾性恪;二...
洪亮吉是乾嘉之學的代表性人物之一,「深於《春秋》」曾自稱有「《左傳》癖」,花費約二十年完成的《春秋左傳詁》,即其經學代表作。以撰述歷程為中心,兼從師友交遊、治學方式、解釋類型與經說的因承關係等因素多方...
[[abstract]]劉宗周以「支離」為朱熹、陽明與陽明後學詮釋《大學》文本的主要問題。其認為朱熹的〈格致補傳〉基本合於《大學》格致之意,陽明批其支離是不恰當的,但格致工夫應放回《大學》文本且不可脫...
《雲齋廣錄》是宋代有名的傳奇小說集,兼有詩話、名人軼事、傳奇體小說等作品。當代關於《雲齋廣錄》的研究甚少,宋傳奇在小說史的軸線上又相當隱微,故此書在小說史上往往隱而未顯。《雲齋廣錄》有特殊的思想特徵,...
[[abstract]] 魏晉玄學本體論的哲學發展脈絡,從王弼、裴頠到郭象,完成了從無到有的轉化。然而向秀《莊子注》作為郭象注的前身,其對本體有無思想之看法究竟如何,頗令學者感到疑惑。張湛《列子注》...
[[abstract]]朱熹對中國傳統史學的最大貢獻,就是和其門人共同編著了《資治通鑑綱目》一書(後文稱《通鑑綱目》),創立了一種結合《春秋》經傳與編年體的「綱目體」史書形式。本文主要是以《通鑑綱目》...
[[abstract]]朱熹對中國傳統史學的最大貢獻,就是和其門人共同編著了《資治通鑑綱目》一書(後文稱《通鑑綱目》),創立了一種結合《春秋》經傳與編年體的「綱目體」史書形式。本文主要是以《通鑑綱目》...
《雌木兰代父从军》(以下简称《雌木兰》),是由徐渭以《木兰诗》为基础所创作的明代著名杂剧。《雌木兰》与徐渭其他三部剧《狂鼓史渔阳三弄》、《玉禅师翠乡一梦》、《女状元辞凰得凤》并称为《四声猿》。此剧无论...
[[abstract]]劉辰翁(1232-1297)身處宋末元初朝代更迭之際,不論是文學思想、文學風格、創作的藝術或審美趣味等諸多層面,皆具變異性、過渡性與轉折性的特徵,深具研究開發的價值。本論文以劉...
王夫之作為晚明實用之學的政治思想家,從實學的角度反思、批判了宋明的心性之學。在《老子衍》與《張子正蒙注》兩個文本中,王夫之藉由批判佛、老的虛無、生滅,重新與先秦儒學接軌。 王夫之從道(理)氣、理欲、與...
[[abstract]]王陽明的「心外無物」說是針對朱子的「格物致知」說而起,惟歷來對此說之解釋頗為不一,至今可謂未有善解。以往有不少國內外學者以柏克萊(Berkeley)式的「主觀唯心論」視之,亦有...
[[abstract]]本文以黃永武教授散文集《愛廬小品》為例,分析其「言而有據」的寫作特色,可包含三方面:其一,考釋字詞,如在散文中考釋「遇」、「跨竈」、「貨色」、「白賊七」等字詞,並據以鋪陳文章。...
[[abstract]]楊簡是南宋名儒陸九淵首徒,他繼承也改造了陸氏的心學思想,進而建立了完全意義上的心本體學說。這樣的一位心學家,卻擁有極多的解經成果,《慈湖詩傳》正是其中的一部名作。本文觀察《慈湖...
[[abstract]] 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「神韻」,由於王士禛(1634-1711)本人沒有正面的詮解,其意涵眾說紛紜,亦褒貶互見。翁方綱(1733-1818)對王士禛的「神韻」甚為心折,他的《小...
ロシアの研究書、中国の近人、梁啓超を対象とした内容につき論述する。著者は資料として『専集』、とりわけ、そのうちの『新民書』などを選び、中国近時の1898~1908年という時期に彼の国の政治が、君主政か...
以鲁迅和林语堂的博识,他们对中国人及其社会的见解必然值得我们深思。本文从鲁迅《阿Q 正传》、《祝福》和林语堂《吾国与吾民》整理出两方面相近的观点:一、 中国人的缺失,尤其是他们怯懦、消极、老猾性恪;二...
洪亮吉是乾嘉之學的代表性人物之一,「深於《春秋》」曾自稱有「《左傳》癖」,花費約二十年完成的《春秋左傳詁》,即其經學代表作。以撰述歷程為中心,兼從師友交遊、治學方式、解釋類型與經說的因承關係等因素多方...
[[abstract]]劉宗周以「支離」為朱熹、陽明與陽明後學詮釋《大學》文本的主要問題。其認為朱熹的〈格致補傳〉基本合於《大學》格致之意,陽明批其支離是不恰當的,但格致工夫應放回《大學》文本且不可脫...
《雲齋廣錄》是宋代有名的傳奇小說集,兼有詩話、名人軼事、傳奇體小說等作品。當代關於《雲齋廣錄》的研究甚少,宋傳奇在小說史的軸線上又相當隱微,故此書在小說史上往往隱而未顯。《雲齋廣錄》有特殊的思想特徵,...
[[abstract]] 魏晉玄學本體論的哲學發展脈絡,從王弼、裴頠到郭象,完成了從無到有的轉化。然而向秀《莊子注》作為郭象注的前身,其對本體有無思想之看法究竟如何,頗令學者感到疑惑。張湛《列子注》...
[[abstract]]朱熹對中國傳統史學的最大貢獻,就是和其門人共同編著了《資治通鑑綱目》一書(後文稱《通鑑綱目》),創立了一種結合《春秋》經傳與編年體的「綱目體」史書形式。本文主要是以《通鑑綱目》...
[[abstract]]朱熹對中國傳統史學的最大貢獻,就是和其門人共同編著了《資治通鑑綱目》一書(後文稱《通鑑綱目》),創立了一種結合《春秋》經傳與編年體的「綱目體」史書形式。本文主要是以《通鑑綱目》...
《雌木兰代父从军》(以下简称《雌木兰》),是由徐渭以《木兰诗》为基础所创作的明代著名杂剧。《雌木兰》与徐渭其他三部剧《狂鼓史渔阳三弄》、《玉禅师翠乡一梦》、《女状元辞凰得凤》并称为《四声猿》。此剧无论...
[[abstract]]劉辰翁(1232-1297)身處宋末元初朝代更迭之際,不論是文學思想、文學風格、創作的藝術或審美趣味等諸多層面,皆具變異性、過渡性與轉折性的特徵,深具研究開發的價值。本論文以劉...
王夫之作為晚明實用之學的政治思想家,從實學的角度反思、批判了宋明的心性之學。在《老子衍》與《張子正蒙注》兩個文本中,王夫之藉由批判佛、老的虛無、生滅,重新與先秦儒學接軌。 王夫之從道(理)氣、理欲、與...
[[abstract]]王陽明的「心外無物」說是針對朱子的「格物致知」說而起,惟歷來對此說之解釋頗為不一,至今可謂未有善解。以往有不少國內外學者以柏克萊(Berkeley)式的「主觀唯心論」視之,亦有...
[[abstract]]本文以黃永武教授散文集《愛廬小品》為例,分析其「言而有據」的寫作特色,可包含三方面:其一,考釋字詞,如在散文中考釋「遇」、「跨竈」、「貨色」、「白賊七」等字詞,並據以鋪陳文章。...
[[abstract]]楊簡是南宋名儒陸九淵首徒,他繼承也改造了陸氏的心學思想,進而建立了完全意義上的心本體學說。這樣的一位心學家,卻擁有極多的解經成果,《慈湖詩傳》正是其中的一部名作。本文觀察《慈湖...
[[abstract]] 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「神韻」,由於王士禛(1634-1711)本人沒有正面的詮解,其意涵眾說紛紜,亦褒貶互見。翁方綱(1733-1818)對王士禛的「神韻」甚為心折,他的《小...
ロシアの研究書、中国の近人、梁啓超を対象とした内容につき論述する。著者は資料として『専集』、とりわけ、そのうちの『新民書』などを選び、中国近時の1898~1908年という時期に彼の国の政治が、君主政か...
以鲁迅和林语堂的博识,他们对中国人及其社会的见解必然值得我们深思。本文从鲁迅《阿Q 正传》、《祝福》和林语堂《吾国与吾民》整理出两方面相近的观点:一、 中国人的缺失,尤其是他们怯懦、消极、老猾性恪;二...
洪亮吉是乾嘉之學的代表性人物之一,「深於《春秋》」曾自稱有「《左傳》癖」,花費約二十年完成的《春秋左傳詁》,即其經學代表作。以撰述歷程為中心,兼從師友交遊、治學方式、解釋類型與經說的因承關係等因素多方...